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固原市红十字会 > 核心业务 > 造血干细胞捐献 > 正文
“红十字风采”专栏——致敬捐献者
2025-06-03 10:58:00    来源:宁夏红十字会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落实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部署的开局之年,也是自治区红十字会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全面谋划未来五年工作的关键之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致信精神,扎实推进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自治区红十字会于近期在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红十字风采”专栏,集中展现100例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志愿者、会员以及捐献者、捐赠人的突出贡献和感人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文明新风尚。

奔赴生命之约
-宁夏第52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赵晋宁先进事迹-

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些闪耀的瞬间,能够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点燃生命的希望之火。2020年春节期间,正值新冠疫情爆发初期,一名国内血液病患者与志愿者赵晋宁初筛相合,且患者病情突发急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挽救生命。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赵晋宁毫不犹豫捐献造血干细胞,为患者送上重获新生的生命之礼。

责任担当,为爱搏时。工作人员进一步讲解捐献流程,并嘱咐赵晋宁与家人商量时,他说:“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这是何等的幸运才能让我遇上!没问题,我妻子为人比我还热心肠呢,她肯定同意”。朴素的话语,坚定的行为,经过高分辨、体检等一系列筛查环节,赵晋宁完全符合捐献条件。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宁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服务中心启动紧急程序,志愿者赵晋宁克服工作生活困难,争分夺秒紧急赶赴捐献医院,爱心驰援。当看到患者的感谢信时,赵晋宁感触颇深,因为自己力所能及的付出使两个陌生人有了生命的交集。他以满腔爱心的感人觉悟,在那个特殊时期逆行而上,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凡人善举最可贵,血脉相连最长情。我们应该铭记志愿捐献者的事迹,他们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无私捐献给陌生的患者,使许多陷于绝望的家庭,重新拥有了健康幸福的梦想。

一份珍贵的造血干细胞  寄托着两份温暖的爱心

-宁夏第68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龚学鹏先进事迹-

龚学鹏是一位有着20年党龄的基层卫生院院长,同时,也是宁夏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2021年春节前夕,龚学鹏为一位素不相识的国内血液病患者捐献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用“生命火种”点燃患者重生的希望。而这次捐献包含着两个人救助患者的深情和爱心,因此,那个春节让大家感到分外温暖、分外感动。

时间追溯到2017年年初,龚学鹏和弟弟在无偿献血期间同时采集了造血干细胞血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20年10月,龚学鹏和弟弟得知兄弟二人同时与国内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需要他们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由谁来捐?兄弟俩开始了争执,互不相让。最终,龚学鹏对弟弟进行强制性“命令”:“我是哥哥,从小到大我都让着你,这一次,你要让着我。我明白你的心意,我的捐献里,也有你的爱心和善意!”最终龚学鹏带着弟弟满满的爱心,紧急驰援,成功实现了捐献,挽救了一位“90后”患者的宝贵生命。完成捐献后,龚学鹏感触颇深地说:“当年我的母亲由于没有及时得到救治,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非常理解失去亲人的痛苦。因此,当我有机会有能力去挽救他人生命的时候,我绝不会放弃,我的弟弟也是这样的人。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这也是我的职责所在。”

一份珍贵的造血干细胞,寄托着两份溢满温暖的爱心。龚学鹏以满腔爱心和善意,展现了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优秀品质,生动诠释了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