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固原市红十字会 > 核心业务 >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 正文
国内首款自主研发角膜保存液上市,改写角膜捐献模式
2025-07-28 11:06:00    来源:中国人体器官捐献   作者:    【打印本页】    字体: [][ ][ ]

近日,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角膜保存液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该保存液保存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改变了我国角膜捐献需要摘取整个眼球的历史,将为更多角膜盲患者带来复明希望。

                          

据统计,我国角膜盲患者有近400万人,但由于供体短缺,每年仅约1万例患者能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90%的角膜盲患者因等不到角膜供体而终身生活在黑暗中。据业内人士介绍,供体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国内85%的眼库仍在使用传统的眼球湿房保存角膜。这种方式保存的角膜必须在48小时内移植给患者,由于保存时间太短,往往患者还没有住进医院,角膜就变质了,造成供体浪费;另外,湿房保存需摘取捐献者整个眼球,大多数捐献者及家属难以接受。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在角膜保存液方面的科研攻关,源于谢立信院士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创性研究。作为传承者,史伟云教授自1989年起,便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的改进与创新,不断推动研究深入。2025年6月,由史伟云教授牵头带领团队自主研制的新型角膜保存液产品成功获得国家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我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角膜保存液。

该技术填补了我国角膜保存领域的空白,大大延长了角膜保存时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它有效减少了供体的浪费和无序使用,提高角膜供体利用率,使角膜移植手术从急诊手术变为常规手术;另外,结合原位取材技术,实现只摘取角膜而不用摘取捐献者整个眼球,可最大程度保护捐献者仪容完整。7月5日,首批产品已送抵山东省眼库,即将为更多角膜盲患者带去复明希望。

资料来源 | 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