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落实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部署的开局之年,也是自治区红十字会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全面谋划未来五年工作的关键之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致信精神,扎实推进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自治区红十字会于近期在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红十字风采”专栏,集中展现100例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志愿者、会员以及捐献者、捐赠人的突出贡献和感人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文明新风尚。
宁夏九旬抗美援朝老兵离世捐献遗体服务医学
余志光,河南永城人,1932年出生,1949年加入华东野战军,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编入26军,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等战斗,在战场上受过伤,获得过多枚奖章。1953年换防回国,1955年先后进入南京和北京军事学院学习,1960年转业到宁夏支援建设,1987年离休。
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余老身体健康状况逐渐恶化,他跟老伴商量一起把遗体捐献给国家,并在病榻上吃力写下遗书,让儿子转交给宁夏红十字会。“死是自然现象,人活百岁也得死,死并不可怕,怕也没用,该死的时候就得死。这是我的人生观。但是,死了如何安置的事,是值得考虑的。党教育我们要始终为人民服务,现在我就打算把自己捐给国家,尽最后一点力量。这几年老看电视,看到国家为节省土地,开展多种安葬方式,我认为以后骨灰安葬在树下或草坪下就是很好的。”2022年1月5日,余志光郑重地把名字签在“遗体捐献志愿登记表”上。
“我从小就在爷爷家长大,爷爷的退休生活并不是享受,而是做各种小生意,养活一大家。小时候经常跟爷爷奶奶摆摊卖花,一盆盆的花都被他们培养得非常茂盛。”余志光的孙女余丁珏说,爷爷从小给自己传授的意志就是艰苦朴素、踏实本分。
2022年6月10日凌晨,90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余志光走完了他光荣的一生。这位有着71年党龄的老党员把遗体捐献给宁夏医科大学,为宁夏的医学事业做贡献。
29岁小伙因病离世帮助6位患者获得新生
2022年3月31日9时,29岁的惠农小伙小涛不幸因病离世。因为小涛的爸爸妈妈之前在社区接受过器官捐献的宣传,两位老人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决定将孩子的器官捐献出去,希望能通过挽救他人生命,让小涛的生命得以延续。在惠农区红十字会和惠农区火车站街道办事处的积极协调及自治区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自治区人民医院成功获取了1个心脏、1 个肝脏、2个肾和2个眼角膜。
生命与时间赛跑,10点30分,由警车开道,心脏紧急被转运到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进行移植,肝脏开辟绿色通道飞往宁波。小涛离开了,但他却以另一种方式获得重生。按照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的分配结果,小涛捐出的心脏在一名13岁孩子身体内继续跳动;捐出的肝脏让一名53岁肝病患者重获新生;捐出的一对肾脏分别让一名25岁姑娘和一名31岁男性远离透析的痛苦;捐出的一对眼角膜分别让一名9岁儿童和一名53岁眼疾患者重见光明。小涛的遗体也捐献给宁夏医科大学用做医学教育事业,其父母还双双填写了志愿捐献登记表,希望将来也能实现捐献。自治区红十字会对捐献者家属进行了慰问,并颁发了人体器官捐献证书。
小涛的器官成功捐献,挽救了4个人的生命,使2个人重见光明,他和父母用大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